
由環境保護署和香港大學合作成立

龍虎山裏面
Robert Ferguson、白書樺攝影作品展
【龍虎山裏面】攝影展由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主辦,展出Robert Ferguson與François Brassard於龍虎山上拍攝的作品。
Robert是「喜歡生態的攝影師」,François則是「喜歡攝影的生態學家」。兩位的背景不盡相同,卻同樣被龍虎山的生物多樣性吸引,以鏡頭將大自然的一舉一動捕捉下來:抱接的蟾蜍、睡覺的蛇、等待中的蜘蛛......平常驟眼看不到的細節、感受不到的神態,現在一一呈現大家眼前。
被譽為「港島西後花園」的龍虎山位於香港大學後方,毗鄰太平山、西高山及摩星嶺。這裏深受西區居民歡迎,是個很「平民」卻同時充滿活力的山頭。龍虎山郊野公園雖為香港最小的郊野公園,只佔郊野公園總面積的0.1%,但這裏能找到的雀鳥、蝴蝶、兩棲及爬行類以及哺乳類足足佔香港總數的近三分之一*,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。
不論你是初接觸生態的新手,還是立志做學術研究的生態專家,探索大自然的方法其實有很多。希望這個展覽會是個起點,為你開拓新方法去體驗自然。
*根據中心及漁護署提供的數據計算。
展覽資料
展期:2021年3月2日至9月5日
地點: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展覽廳
展覽團隊
展出攝影師:Robert Ferguson、白書樺
展出攝影實習生:馮芷茵(2018)、許子岳(2019)、廖冠雄(2020)
策展團隊:陳燕瑜、鄭頌賢、盧碧玲
展覽美術及平面設計:林詠雯
展覽設計:馬安淇
文字編輯及翻譯:葉婉明、梁凱揚、曾楚懿、袁晞韵、岑俊逸
資料提供:展覽部分內容來自Robert Ferguson撰寫的《香港野》。
此活動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資助
在此刊物上/項目活動內表達的任何意見、研究成果、結論或建議,並不一定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觀點。
攝影師

Robert Ferguson
於瑞士長大,最初在倫敦當攝影記者,隨後從事媒體市場營銷工作。他於1990年移居香港,先後在榮格集團、經濟學人集團和路透社繼續他在傳媒業的職涯。直到2018年年中,他辭去全職工作,專注野生動物攝影。為了記錄他的日常自然生態觀察,他開設網誌香港野,希望藉此吸引大家關注並推廣香港本地生態。

白書樺
前香港大學研究助理,對螞蟻及其生態有着濃厚的興趣。他説道:「我之所以拍攝動物, 是因為我被牠們所深深吸引,當中節肢動物更是教我着迷。攝影不僅使我對牠們有更深入的理解,還讓我可以向世界分享牠們奇特和美麗的一面。」
展場概覽
展出作品
生態攝影操守

-
謹記永遠以大自然為先。為了拍攝而干擾生物甚至自然環境,那絕非好的生態照片。以下都不是優秀生態攝影師會做的行為:
-
擺放餌食或播放動物叫聲試圖引誘野生動物
-
噴灑水滴營造下雨效果
-
擺拍,即人為操控動物姿態
-
-
尊重鏡頭下的主角,同時尊重牠/它身邊的配角。不要為了拍攝花朵而摧殘附近的小草。
-
謹記你只是訪客,你正身處你拍攝對象的家。離開時,只帶走相片、回憶和垃圾。
-
保持安靜,讓道予其他郊遊人士和動物訪客。
-
切勿在野外捕捉動物,亦不要殺死或採集標本。通常牠們的鮮艷顏色會在死後褪色。
-
保護瀕危物種,不要隨意公開野生動植物的所在地。
作品箱認領
所有展品均獲認領。感謝各位的支持,賦予展品第二人生。